html模版健康為本 天津統籌“三醫聯動”讓基層群眾受益
內容提要:黨的十八大以來,天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統籌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“三醫聯動”,圍繞“保基本、強基層、建機制”,牽住分級診療這個“牛鼻子”,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搭建瞭覆蓋各區的區域醫聯體,建立瞭一批專科、專病醫聯體,組建瞭以傢庭醫生簽約為核心的服務團隊,有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,全面提高城鄉居民醫療衛生保障水平。


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專傢走進土山花園社區,為社區居民帶來健康咨詢服務。

天津北方網訊:醫療衛生涉及千傢萬戶,事關群眾福祉,關乎民計民生。

黨的十八大以來,天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統籌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“三醫聯動”,圍繞“保基本、強基層、建機制”,牽住分級診療這個“牛鼻子”,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搭建瞭覆蓋各區的區域醫聯體,建立瞭一批專科、專病醫聯體,組建瞭以傢庭醫生簽約為核心的服務團隊,有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,全面提高城鄉居民醫療衛生保障水平。

醫改“紅利”,讓更多基層群眾共享“健康為本”的和煦陽光。

社區裡來瞭老虎 王智明“傢庭醫生”

景四祿是河北區鴻順裡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科的一名全科醫生。自從該區啟動傢庭責任醫生服務以來,他和同事結成瞭服務團隊,成為鴻順裡、寶興裡、元吉裡3個居委會4000多名居民的傢庭責任醫生。一天在醫院出門診、一天下社區入戶,已經成為景四祿日常的工作流程。景四祿告訴記者,他對自己責任區內居民的健康狀況瞭如指掌,包括患者什麼時候需要打針、什麼時候需要服藥……

面臨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高發等新情況、新挑戰,以醫院和疾病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市民對長期、連續健康照顧的需求。在基層推進傢庭醫生簽約服務,以人為中心面向傢庭和社區,為市民提供長期簽約式服務,有利於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、資源下沉。從2012年起,天津在全市試點傢庭責任醫生工作,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有瞭自己的“健康守門人”,享受到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廉價的社區衛生服務。

居民簽約傢庭醫生,可以擁有自己的“私人”醫生,在就醫、轉診、用藥、醫保等方旅館王智明面也享受差異化的政策。目前,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建立瞭綠色轉診通道,簽約居民經轉診優先就診檢查和住院,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與二級以上醫院藥品銜接,優先保障簽約居民需求。

截至2016年,全市傢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5.1%。從今年5月開始,傢庭醫生簽約服務將在全市正式全面推廣,覆蓋率將達到30%以上,重點人群簽約更將達到60%以上,其中簽約120萬老年人。到2020年,將基本實現傢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,讓居民與傢庭醫生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。

醫聯體遍佈津城各區

近年來,醫療聯合體逐漸為人們所熟知。

天津醫大總醫院與和平區所有社區醫院通過建立“醫聯體”,在三級醫院與基層醫院間建立起瞭信息、檢驗、用藥三位一體的共享平臺,不僅使專傢下沉到社區,還建立社區藥房豐富患者用藥品種,建立檢驗、影像、超聲的會診及共享平臺,使社區居民在傢門口就能享受到和總醫院相同質量的檢查、診療及用藥服務。市第三中心醫院牽手河東區的基層醫院組建瞭區域內“醫聯體”,通過“人才培訓、技術指導、雙向轉診、質量控制”四架馬車,從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常見病、多發病入手,與向陽樓、東新、中山門、春華街等12傢社區醫院建立“以師帶徒”合作關系,三中心醫院專傢實行“24小時群主值班制”,時時提供醫學指導。

為瞭搭建合理的就醫模式,吸引百姓首診在基層,天津推動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“三醫聯動”,“區域醫聯體”“信息化醫聯體”“專病醫聯體”在各區遍地開花。目前,全市16個區全部完成區域醫聯體建設。市胸科醫院、兒童醫院、中心婦產科醫院、醫大代謝病醫院以及泰達心血管病醫院還分別與基層建立瞭胸痛、兒科、婦產科、代謝病、新生兒先心病共5個專病醫聯體。

今年,天津將在各區醫聯體中依托三級醫院建成一批區域會診中心,推進遠程醫療服務,實現醫聯體內檢驗結果互認;探索實施醫聯體內醫保基金打包付費方式改革。實行差別化醫保報銷政策,適當提高一級醫院門診報銷比例,同步降低二、三級醫院門診報銷比例,對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上級醫院轉診的患者給予優惠,適當提高報銷比例。

醫改,一切以人民為中心

近年來,天津先後制定下發瞭《關於區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》《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方案》,穩步實施分級診療試點,吸引百姓到基層醫療機構就醫,衛生與健康事業呈現出全面發力、多點突破、縱深推進的態勢。

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,津城基層百姓在診療用藥、健康生活方面普遍受益。截至2016年,天津已分步、分批並在四個直轄市中率先全部完成瞭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、調整服務價格改革的全覆蓋。啟動瞭“三區兩院”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,即和平區、河北區、北辰區的區域醫聯體和一體化試點,以及醫科大學總醫院、市第二醫院的綜合改革試點。三區基層醫療機構傢庭醫生為簽約參保人員提供約定服務,醫保按照每人每年40元標準給予簽約服務費。參保人員與三區基層醫療機構傢庭醫生簽約,從簽約次月起,在簽約服務機構就醫,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門診報銷比例分別由75%、50%提高到80%、55%,門診最高支付標準分別由5500元、3000元提高到5700元、3200元。通過改革醫保付費方式,優先將兩院和三區定點醫療機構納入按病種付費試點范圍,優先將試點單位申報的住院和日間手術病種納入支付范圍,病種費用按月支付。

市醫改辦負責人說,系統推進醫保、醫療、醫藥“三醫聯動”改革,說到底就是要貼近群眾、依靠群眾、服務群眾,讓廣大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到實惠,通過改革使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升。天津通過實施醫改,要建立健全以基本醫保為基礎、多層次醫保制度相銜接的全民醫保體系;建立藥品生產、流通、銷售、使用等系統監管機制,保障藥品質量博客 王智明;通過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,優化集中招標采購,降低藥品虛高價格,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;通過建立健全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,解決低價藥、“救命藥”“孤兒藥”以及兒童用藥的供應問題,確保百姓用藥安全、有效和經濟。(“津雲”—北方網編輯曲璐琳)

arrow
arrow

    iigt7sd4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